**香港是如何形成的?**本書深入析述1840年代、港英統治初期的動盪歲月——當時被視為一種神秘瘴氣的瘧疾,斷續之間奪去數以百計移居者的性命。為抑制疫病影響的各種嘗試,催化了香港城市面貌的變遷,儘管過程一波三折。
**每次疫後重建,又有哪些人參與其中?**從軍事測量師、海軍醫生、印度軍士、官員,到鴉片商人、承包商、旅居海外的建築師和藝術家,他們的行動彼此交集,也互相影響。早期香港的「建構」既實實在在,亦充滿想像。
建築歷史學者寇維結合建築史、製圖學、流行病學等專業學科,考究眾多未曾公開的文字資料,如醫療報告、個人日記和信件、政府記錄、期刊和報章廣告,搜集曾經散佚各處的城市水彩插圖、地圖、建築圖例等視覺證據,重構了這一段發生於攝影術尚未引入香港時的歷史;藉此探討公共衛生與空間、種族與地方營造、商業與政治意識形態的演變,為這段19世紀香港經歷過的「黑暗時代」,帶來新的曙光。
全名:因疫制宜:瘧疾與香港的建構(1841–1849)
作者:寇維(Christopher Cowell)著.朱逸蕾 譯
ISBN:978-988-237-372-3
裝幀:平裝
語言:繁體中文
頁數:392
尺寸:235 x 159 mm
**作者簡介**
**寇維(Christopher Cowell)**
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歷史與理論)博士。現於倫敦南岸大學講授建築史和理論,曾任都柏林三一學院現當代建築史助理教授,並在香港、紐約等地任教。他的研究聚焦於中國南部和印度北部,探索現代性與歐洲帝國主義、都市主義和建築之間的互動。
**朱逸蕾**
香港大學新聞學碩士,朱濤建築工作室研究總監,自由譯者,關注中國城市及空間發展史。
**朱濤**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中國建築與城市研究中心聯合主任,朱濤建築工作室主持人。
**推薦語**
本書英文版Form Follows Fever 獲選美國出版業協會2025 PROSE Awards「世界歷史」決選書籍,此獎乃國際專業及學術出版界最高榮譽之一。本書圖文並茂,文筆流暢,引人入勝,它將城市史、軍事工程和醫學史巧妙融合起來,是一本極富獨創性和洞察力的研究著作。
—**高馬可**(John M. Carroll,香港大學歷史系)
透過仔細分析大量歷史資料,寇維提供了嶄新的觀點,說明瘧疾如何在塑造香港建築環境的形態和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中,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
—**朱慰先**(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
商品介紹
商品資訊
運費與其他資訊
- 商品運費
- 付款方式
-
- 信用卡安全加密付款
- 轉帳付款
- 7-11 ibon 代碼繳費
- 全家 FamiPort 代碼繳費
- Alipay 支付寶
- AlipayHK 支付寶香港
- 悠遊付
- AFTEE先享後付(支援超商網銀電子錢包)
- 退款換貨須知
- 點我了解設計館的退款換貨須知
- 問題回報
- 我要檢舉此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