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商品皆可以訂製客製名字貼商標或圖案,歡迎與設計師聊聊
※訂購數量多享有更優惠價格請私訊設計師
/ 什麼是貝瓷? /
貝瓷是將一定量的貝殼粉經特殊工藝處理後,摻入陶瓷原料,燒制而成,在日用陶瓷中貝瓷是新瓷種,屬於國際流行的高鈣軟質瓷系列。貝瓷也正因為其原料貝殼中富含珍珠成分,而顯現出普通瓷器所沒有的風采和神韻。貝殼中的鈣可以增加瓷器的硬度和透光度,在燒制過程中與高嶺土中的雜質發生作用,起到消除雜質的效果。
貝瓷質地細膩、壁薄輕柔、釉面滋潤、玲瓏剔透,與骨質瓷和普通陶瓷相比,具有白度高、透明度高、熱穩定性好、機械強度高、重量輕30%等特點。其中富含天然珍珠成分,對人體有保健作用,堪稱"綠色健康瓷"。
俗話說,“一白遮百醜”。有時候,“白”也不失爲一種審美標准。
白色,是一種純潔的、靜谧的顔色,它不驚擾他人,在溫柔中透著靈秀之美。
中國的白,白如雪,潤如玉,透如絹,如美人肌膚一般白淨,如夏日早晨一樣甜蜜而清涼,
白得剛剛好,白得無法更完美。白色,有純潔、無暇的寓意,但是又太過簡單和樸素了。
在中國文化裏,白色有時會被定義爲不吉利的顔色。
白並非越白越好。絕對的白度,外露而刺眼,給人帶來的觀感,是冰冷的慘白和死白。
中國人喜歡的白,不是抽象的白。
中國人眼裏的白,可以是很多具體的事物:
是銀,是雪,是美人的牙齒,是海邊的貝殼,是柔和的月色,是明亮的日光……
中國人欣賞的白,是“不純正”的白。這種白,在本色裏注入了融融的暖意,在無色中萌動著
浪漫生機。正因如此,每一片瓷上,都映著“玉”的影子。中國人的心中,始終解不開玉的心結。
直至今天,人們贊歎瓷器的釉質好,最常用的贊語仍然是“溫潤如玉”。
中國把“玉”作爲美的理學。玉的美,是“絢爛至極歸于平淡”的美。可以說,中國一切藝術的美,
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趨向于玉的美:內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這種光彩極絢爛,
又極平淡。
白是極致的樸素,而在極致的樸素中,又有無限的神采。當瓷變得冰清玉潔,
就不僅具備形色之美,也有了德行和精神。白瓷如白玉。它不追求純粹的白,不追求無瑕的白。
它追求類玉、類白,追求君子之德,追求簡單中的豐富。
邢窯的白,像蓬松的雪。定窯的白,似輕薄的絹。
元代的白瓷,如鴨蛋白中泛青,謂之“卵白”;永樂的白瓷,白如凝脂,恬靜柔潤,稱爲“甜白”;嘉靖的白瓷,純淨無雜;萬曆的白瓷,透亮明快。一樣白色,各種面貌,不勝枚舉。
不同的白,像不同的人生,可能表面無奇,慢慢品味,才能發現有粗有細,各有痕迹。
沒有一種白是千篇一律的。它們看似平淡,卻從來沒有失去質感。
白,不能藏垢,哪怕最輕微的雜質,也會絲毫畢現。白,又最能容納,襯著不同的紋理、光色,令鮮活的氣息,帶來更由衷的喜悅。
宋代出現了青白瓷,在恬淡的白中隱隱泛著青,像被風和水滋潤了的好心情。
平淡素潔的青白色,有君子的風度,有清淡的意境。它不只有一種物性,而更滲透了淡泊、
虛靜的人性。
那些靈動之氣,至今仍流淌在瑩潤的釉水上,在以白爲底的世界裏,渲染出柔和悅目、
溫潤恬靜的美感。對白色的愛,是對生活的講究。這種講究,是一種臻于極致的精致,
化爲“素”的展示。在白色上鋪陳開來的,是一覽無余的交代,是浩瀚無邊的胸懷。
白,有自己無色的主張。它因單純而嚴謹,因嚴謹而優雅,因優雅而自信。
白在瓷上,有章法,有包容:在審美情趣上捕捉均勻的質感,而不是顛覆;
把生活布置得樸素,非大自信不足以言之。
白,既有中國人豐富和詩意的表達,也曾是東西方交流史上的代表性符號之一。
“中國白”,不只關乎于材質,也關乎于審美,同樣還關乎于時間、地域、族群、情感。
在色彩缤紛的世界裏,放置一抹白,反因它的沈靜寥落,而格外跳脫。
商品介紹
商品資訊
運費與其他資訊
- 商品運費
- 付款方式
-
- 信用卡安全加密付款
- 轉帳付款
- 7-11 ibon 代碼繳費
- 全家 FamiPort 代碼繳費
- Alipay 支付寶
- AlipayHK 支付寶香港
- 悠遊付
- AFTEE先享後付(支援超商網銀電子錢包)
- 退款換貨須知
- 點我了解設計館的退款換貨須知
- 問題回報
- 我要檢舉此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