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實驗的朋友們 (要注意夾尾巴是會產生爆裂的),請使用封閉式容器進行實驗並且勿碰到尖端。
魯珀特之淚是由快速冷卻的熔融玻璃製成,其獨特的結構使得尾部堅固,頭部則極易碎裂,展現了材料科學中奇妙的特性。
既具有美感,又是一個絕佳的教學道具,可用於演示材料科學中的壓力和衝擊特性。
獨特的特性而引起科學家和學生的興趣,是探索材料科學的絕佳起點。
甚麼是魯珀特之淚?
魯珀特王子的眼淚是一種玻璃製品,同時具有極高的強度和極高的脆弱性。
這種像水滴的眼淚看起來像是一條長有一個圓頭和一條細長尾巴的蝌蚪。
圓頭非常堅固,可以抵禦錘子的打擊,並且即使近距離擊中的子彈也會被摧毀——是的,這是指子彈而不是玻璃。
然而,如果用手指輕彈眼淚的尾巴,整個眼淚,包括固體的玻璃頭部,都會變成粉末。
魯珀特王子的眼淚(也被稱為「Batavian tears」和「Bolognese flasks」)是通過將液態玻璃放入冷水中形成的,使水滴的外表面立即凝固,而內部仍然保持著熔融狀態。
冷卻的外層試圖收縮,而熔融的內層則試圖膨脹。
在結晶過程中,作用於水滴頭部的相互作用力使其同時具有異常的強度和脆性。
它看起來像是一座石拱門——結構處於極大的應力之下,這正是不讓它崩潰的原因。但如果你移除了關鍵的支撐,拱門就會倒塌。
魯珀特王子的水滴最早在17世紀40年代在德國發現。最初是由德國北部的梅克倫堡的玻璃工匠製作的,
並在整個歐洲作為玩具和珍品出售,被稱為「普魯士之淚」或「荷蘭之淚」等等。玻璃工匠們小心地保守著製作的秘密,這導致了許多有關水滴如何製作的理論。
來自英格蘭的業餘科學家、瑪格麗特·卡文迪許公爵夫人在她的實驗室裡經過幾周對幾十個樣本的實驗後,得出結論:水滴的頭部注入了少量易揮發物質,當它與空氣接觸時會產生激烈反應。
玻璃淚珠於1625年在德國發明。17世紀,人們相信玻璃淚珠實際上是在荷蘭發明的,因此被錯誤地稱為“荷蘭”。在英國,玻璃眼淚因英國普法爾茨公爵魯珀特而聞名。
他將它們提交給國王查理二世,國王又將它們提交給皇家科學學會進行研究。
為了紀念公爵,玻璃眼淚開始被稱為「魯珀特之滴」。魯珀特公爵滴水的製作方法長期以來一直保密。它們作為有趣的玩具賣給每個人。
產品規格 :
► 產品尺寸:7 x 10.5 x 2.9cm
► 材質:玻璃
注意事項 :
► 細小零件請小心兒童吞食
► 適合8歲以上使用
商品介紹
商品資訊
運費與其他資訊
- 商品運費
- 付款方式
-
- 信用卡安全加密付款
- 轉帳付款
- 7-11 ibon 代碼繳費
- 全家 FamiPort 代碼繳費
- 全家取貨付款
- Alipay 支付寶
- AlipayHK 支付寶香港
- 悠遊付
- AFTEE先享後付(支援超商網銀電子錢包)
- 退款換貨須知
- 點我了解設計館的退款換貨須知
- 問題回報
- 我要檢舉此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