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 | 悠然
典故出處與原文
《大智度論》卷第九:「一切諸法如幻化,佛智清淨無諸想,心無所住則得解脫。」
經典背景與作者介紹
《大智度論》是龍樹菩薩於西元2–3世紀間所著,被譽為大乘佛教空性思想的奠基之作。本論以〈般若波羅蜜多經〉為主題,闡述如何以智慧超越煩惱,體證究竟的解脫之道。龍樹主張「智慧不住於相,慈悲融於世」,此論深遠影響中國佛教、特別是禪宗與唯識思想的發展。
白話翻譯與哲思
萬法皆如幻影般生滅不定,唯有佛的智慧清澈無染,不執著於任何念想。若能讓心安住於無所住,便能從煩惱中自由,達到真正的自在與解脫。
這便是佛家「悠然」的根源──非刻意造作的靜止,而是內心超然的澄明與通透。
設計詮釋
《悠然》這款設計,以水月觀音為主景,靜坐於苔間石畔,左手輕拈,右膝曲倚,展現柔和而寬廣的慈悲氣度。其姿態源於宋代觀音雕像中常見的「自在觀音」坐姿,象徵觀音雖入世救苦,卻常住於般若之境。
圓缽內白石如淨土,綠苔如慧根自然生長,一如清心靜坐時,內心自然湧現的平和與光明。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3984835921_c75640cc93_b.jpg
本草崗木 ✦ 一景一意,敬自然本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顆苔玉都是一段自然奇跡的見證,它們的美妙來自于自然生成和自由生長的不可控制。這些苔蘚球上的植物,從鳳尾蕨到天胡荽,小葉冷水麻到鐵線蕨,每一顆都是大自然的傑作,無法複製,無法預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像雕塑風格
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印度的貴霜帝國或笈多王朝的雕塑風格強調女性化和肢體的柔美曲線,這與印度當時的審美觀念有關。因此在早期佛像中,觀音常常被描繪成充滿慈愛與柔美的形象,這些特徵後來也影響了中國早期的佛教雕像,尤其是在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的佛教雕塑中,可以看到這種對女性化曲線的強調。
| 尺寸 |
盆身直徑16.8cm,內口徑13.5cm,高5.5cm。
| 內容物 |
天然苔玉壹或兩顆:可與設計師聯絡依照片挑選或由設計師選配出貨。
介質:輕泡煉石、培養土及赤玉土
舖面石:可挑選(黑檀石,白玉石,白砂、黑色或紅色火山石。)
附贈竹木托盤。
| 照顧方式 |
保持明亮照明8小時 / 天(基本願讀明亮度)。
一天三次澆水或噴灑,保持杯內濕度。
澆水請使用過濾水(飲用水),勿使用自來水。
亦可用腰水方式養殖,但須把苔玉下半部埋入石頭中。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3344332855_9a706129c5_b.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3344206084_8807b31b8a_b.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3344332880_74c2aef97d_b.jpg
|售後服務|
我們提供苔蘚生態盆的維護服務,自家作品享專屬優惠:
2025年後購買享首次免費修補,所有老客戶皆享半價維護。
若想升級場景,也可申請「舊缸換新缸折抵方案」。
詳細內容請見維護服務專頁說明。
https://www.pinkoi.com/product/b3t7cyeR
商品介紹
商品資訊
運費與其他資訊
- 商品運費
- 付款方式
-
- 信用卡安全加密付款
- 轉帳付款
- 7-11 ibon 代碼繳費
- 全家 FamiPort 代碼繳費
- Alipay 支付寶
- AlipayHK 支付寶香港
- 悠遊付
- AFTEE先享後付(支援超商網銀電子錢包)
- 退款換貨須知
- 點我了解設計館的退款換貨須知
- 問題回報
- 我要檢舉此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