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市:日常建築裏的城市脈絡1842-1981/ 徐頌雯 著

5.0 (1)
NT$ 574NT$ 652
88 折
最多省下 NT$ 78
  • 免費贈送電子賀卡,結帳完成後填寫 電子賀卡是什麼?
  • 付款後,從備貨到寄出商品為 3 個工作天。(不包含假日)

優惠活動

關於品牌 逛設計品牌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香港
5.0
(60)
上次上線:
超過 1 週
回應率:
29%
回應速度:
1 日內
平均出貨速度:
7 日以上
香港街市:日常建築裏的城市脈絡1842-1981/ 徐頌雯 著 - 刊物/書籍 - 紙

商品介紹

**街市——城市的縮影,隱於市井的香港史。** **.港英政府為何不惜心力興建公眾街市?** **.街市設計與城市管治有何關係?** **.香港的現代主義建築是如何誕生的?** **.不同時期的街市如何反映香港社會的變遷?** 作為英國人踏足香港後最早興建的公共建築之一,公眾街市於殖民地時期主要由工務司署負責設計和興建。多年來,從古典走向現代,街市的建築風格回應不同時代的社會需求,其管理、分佈和功能上的轉變,也反映着城市歷史和社會變遷。 有別於以往的建築學研究,本書拋除對標誌性建築的崇尚,選取日常卻獨特的公眾街市進行縱向研究。透過廣泛參考一手歷史資料,追溯殖民地時期街市建築的發展軌跡,梳理背後的社會、政治、經濟脈絡,作者將建築史和香港史聯繫起來,讓讀者重新認識「街市」,發掘當中承載的城市記憶。 ISBN:978-988-237-273-3 裝幀:平裝 語言:繁體中文 頁數:280 尺寸:148 x 210 x 20mm **作者簡介** 徐頌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並取得香港註冊建築師資格。其後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完成博士學位,現為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近代中國及香港的房屋、建築和城市規劃歷史。現主持多項由研究資助局資助的研究計劃,包括「香港政府工務司署與現代主義建築」及「香港徙置平房區」等。亦致力提高公眾對城市史和建築遺產的關注,多次於公開講座分享研究成果,及主持香港電台「建築意」節目,向大眾介紹城市和建築發展歷史。 **推薦** 這本書有力而深入地研究自 1840 年代以來香港街市的建築歷史,對全面了解香港的日常城市生活、公共空間構成和現代主義建築的誕生過程均有所貢獻。 徐頌雯教授以公眾街市作為切入點,將建築置於香港的社會和經濟歷史之中,在這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何培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文物建築保護與管理講座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曾幾何時,香港的街市是多麼雜亂卻有序地呈現巿井面貌。為了整治衛生,街市從街頭走進室內,當中某些無法延續活力,某些則改革了型態。此書重塑了街市的前世今生,正好為我們記錄並分析了我城最具活力的建築——街市的發展及演變,當中連繫了幾代人的喜怒哀樂及奮鬥,見證了我城日常生活的改變,亦代表了不同時代的價值觀及審美觀。儘管今日網購普及,街市仍然是香港人社交日常不可取代的文化載體。 ——鄭炳鴻,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前委員

商品資訊

商品材質
商品產地
香港
庫存
10 件以上
商品排行
No.96,832 - 風格文具  |  No.2,130 - 刊物/書籍
商品熱門度
  • 被欣賞 3,910 次
  • 已賣出 4 件商品
  • 共 22 人收藏
販售許可
原創商品
商品摘要
街市——城市的縮影,隱於市井的香港史。 本書拋除對標誌性建築的崇尚,選取日常卻獨特的公眾街市進行縱向研究。透過廣泛參考一手歷史資料,追溯殖民地時期街市建築的發展軌跡。

運費與其他資訊

商品運費
付款方式
  • 信用卡安全加密付款
  • 轉帳付款
  • 7-11 ibon 代碼繳費
  • 全家 FamiPort 代碼繳費
  • Alipay 支付寶
  • AlipayHK 支付寶香港
  • 悠遊付
  • AFTEE先享後付(支援超商網銀電子錢包)
問題回報
我要檢舉此商品

購買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