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隨身鐘錶體積較大,都屬於懷表。其最早的文獻記載見於1462年,義大利鐘錶匠Bartholomew Manfredi的一封信中提到了「懷鐘」。15世紀末,發條驅動的鐘表促進了小型懷表的生產。到1510年的時候,德國紐倫堡的鐘表匠彼得·亨萊因(Peter Henlein)製造了很多懷表。此後懷表逐漸在歐洲流行開來,成為上流社會人士的常見用品和裝飾。製造懷表最著名的國家是瑞士。
19世紀末,鐘錶製造者開始生產外形更為小巧的手錶。早期的手錶主要在女性中流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場上的官兵發現手錶比懷表使用更加方便。此後,手錶也逐漸在男性中普遍,逐漸取代了懷表的地位。
現代也有一些男性出於懷舊或裝飾的原因,選擇佩帶懷表;但是隨著手機的普及化,不少人會以手機作為顯示時間的工具,而這種「放在口袋裡」的懷表,又再度復生。
1910 年代 古董雕花機械懷錶
因為年代久遠無法使用
僅供收藏
附上鑰匙
項鍊長度:33cm
錶面寬:4cm
墜飾寬:5cm
產地/製造方式
瑞士
商品介紹
商品資訊
- 商品材質
- 其他金屬
- 商品特點
- 有提供客製服務
- 商品熱門度
-
- 被欣賞 3,549 次
- 共 22 人收藏
- 販售許可
- 古董老件
運費與其他資訊
- 商品運費
- 付款方式
-
- 信用卡安全加密付款
- 轉帳付款
- 7-11 ibon 代碼繳費
- 全家 FamiPort 代碼繳費
- 信用卡分期 (3 期零利率) NT$ 2,666 / 期
- 信用卡分期 (6 期零利率) NT$ 1,333 / 期
- Alipay 支付寶
- AlipayHK 支付寶香港
- 悠遊付
- AFTEE先享後付(支援超商網銀電子錢包)
- 退款換貨須知
- 點我了解設計館的退款換貨須知
- 問題回報
- 我要檢舉此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