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刀魚》第8期〈京都職人與臺灣設計的一期一會〉
京都像是個披著神祕面紗的女人,美的動人、每回再見都有著不同的樣貌,更重要的是,她深不可測的背景,讓人特別著迷。就連日本自己都對京都痴狂,將「京都」視為品牌,高貴且有品味,通常還帶有藝術成分在裡頭。能走一回老城小路、穿上道地和服,與藝妓擦肩而過,在鴨川旁、寺院間,踩踏著禪意,即使獨自一人,也能賞花、賞月、賞百年風華。翻閱許多書籍,思索究竟要像美食家韓良露在《露水京都》一書中,以口舌品嚐京都綿密滋味;還是效尤男子休日委員會在左京都捕捉旅行的片刻風景;亦或認真的考究宛如中國唐詩中的琴棋書畫、庭園枯木,之所以稱京都是深不見底的日本史,實在是因為當了解京都越多,越發現在歷史面前有多渺小,許多老京都人終其一生,只研究京都的一件事、一個領域,就足夠花上一輩子。
這回受「空想京都」主理人宮下直樹以「一探京都職人工房門後的祕密吧!」邀請,讓我完全找不到理由推辭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要請職人打開工房大門親自示範技藝是何等難事,更何況是工藝之都京都,這的工匠美學不僅是生活一部分,更是社會哲學的基礎,這講究的名牌,就是自己。京都工藝的美讓我著迷,但最後真正打動我的,是宮下先生的一句話,「京都的歷史千年,但要再傳承下去,就得靠我們這時代寫下故事。」於是他推動了跨文化的交流,從京都職人間的合作為起點,像是在老牌子中妝點新的面容。如今他將觸角伸到臺灣,看上年輕且創作力無限的臺灣設計,決定來場「京都手工藝匠師x臺灣設計師」,促成一位日職人結合一位臺設計師的超強「聯名」。如果說生於京都的宮下先生要替京都創造故事,那麼就讓《秋刀魚》為臺灣品牌的未來記錄歷史吧。於是,今年正月,在京都還沒下雪之前,我們走訪11家工房、2間茶館、1處町家,跨越1200年歷史,讓京都的老靈魂與臺灣的新靈感像滾燙熱水沖開茶葉,綻放著香氣,餘韻回甘。
放下道不盡的工藝技法與流派,初入工房令我為之感動的不只是職人的「一生懸念」,更是各家牆上必定掛上的老鐘,每位職人不約而同的在靜謐的時光中、以炙熱的雙手拉胚、燒瓦、抄紙、編織等,伴隨著滴答聲與整點鐘響,彷彿提醒著,專心直至到今日工作結束為止。我喜愛在採訪之後,多留在工房一會,假裝自己是傳承百年工藝的工匠,靜靜的在專屬的位置上,聽著時針與心跳聲,做出稱得上「完美」的作品。就像訪談中職人都說著這麼一句話,「唯有做出最好的成品,才能讓下一代接續我們,發展更美的生活。」
感謝本次參與計畫的所有臺灣設計團隊,如同百年京緞子老店店主鳥居玲子,看過無數京都極究之美的她,仍在收到與臺灣合作的成品時,發出「臺灣,你們應該對自己感到驕傲。」之語。在此記錄每位正在為下個世代寫下歷史的你,用「職人精神」面對工作,無論身處何種職業,以心做到完美,就是一種工藝。
商品介紹
商品資訊
運費與其他資訊
- 商品運費
- 付款方式
-
- 信用卡安全加密付款
- 轉帳付款
- 7-11 ibon 代碼繳費
- 全家 FamiPort 代碼繳費
- Alipay 支付寶
- AlipayHK 支付寶香港
- 悠遊付
- AFTEE先享後付(支援超商網銀電子錢包)
- 退款換貨須知
- 點我了解設計館的退款換貨須知
- 問題回報
- 我要檢舉此商品